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圖書資訊學概觀


表示圖資學就是使用者與知識之間的橋梁

知識無涯包住了圖書資訊學科
圖資學又以其學科為基礎使用別的學科
再使用好的工具與服務
傳遞到使用者

算是同心圓但也不能說圖資學 "包含"了甚麼學科
應該說"應用"較妥當
可以看到有階層,人是最高的
也代表接觸知識的過程層次由高往低
換個方式說
此圖的面積由知識到工具服務是由高到低,EX: w>x> y> z, (使用者不算)
人類要接觸知識使用了x/w的知識=圖資學/知識
而經過圖資學處理後又應用了 y/w的知識將結果由其他學科的配合來呈現
最後由應用了z/w的工具服務去將結果輸出
也就是說 我們以圖資學為基礎
所使用其他的學科不會超過我們所使用圖資學的"量"
所使用的工具服務"量"也不會超越上述兩項的量
但他們同樣在知識裡
也就是說 除了使用者以外 光看同心圓是人以下皆被知識所包圍的
看階層 就是由使用者由上往下接觸知識
至於圖資學要怎麼延伸
我認為大家已經探討很多了
因為不管寫甚麼做甚麼最終目的也只是讓人更方便去接觸、取用知識
大家應該更看清我們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下面那張圖是之前畫的
看起來空廢
也不就是把每個學科、議題放上來看誰是中心點罷了
本來就沒有學科能全部涵蓋其他學科
實作時每個產業都要互相跟其他產業配合



每個圈圈碰到就有關連、跟字體大小無關

28 則留言:

Winnie 提到...

范文是我第二個看到有關圖書館建築的人耶(其實我也才剛看了三個人的/o/)
我完全沒有想到圖書館建築這塊~

jessie 提到...

感覺有點攏統,建議可以區分一下,
或者畫出圈圈之間的關係。
圖書館建築是我有興趣的議題喔,
跟內外部空間運用與設計有關係^^

Dama 提到...

感覺,看到一塊一塊的東西,像是將與圖書資訊學有關的領域,或是它的上下從屬範圍全部切割起來,再用交疊的概念讓他們產生相關,可是完全看不到相關的關係,這樣講好像有點怪怪的,就是覺得看不出來這些東西的細微變化在哪邊,不過圖書館的建築和什麼電子類的東西是我想不到的部分,很有意思......

ONK 提到...

中間可以做一些關聯
拉一拉線之類的
電資工程的範疇大概有哪些啊??

Winnie 提到...

二、三、四樓的意見都比我有建設性耶~可以畫成Meme map那種畫法就不錯。哎呀當初在作作業的時後怎麼沒想到

phoeny 提到...

1.這張圖建議可以將圈圈用線條或顏色分類一下,並且劃出之間的關聯
2.建議可以加入有關「使用者」、「法律」的圈圈,如智財權、資訊素養、資訊行為等
3.個人小疑問,圖中圈圈和圈圈之間有碰到才是有關係的嗎?

Unknown 提到...

各個圈之間是否也存在著疏密關係呢?
還有些字體比較大~有些字比較小~
是有階層關係的嗎?
建議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圈做類別區隔
也可以用相疊的程度做領域間的疏密關係

Yang-Ching 提到...

很特別的呈現方式
不過我覺得這幾個類目之間應改會有一些階層的關係
還有像是"科技"這個分類總覺得範圍有點過大
整個結構也有點鬆散
還有就是
上面那張圖,感覺只有講出核心而已?

ching 提到...

圈圈跟圈圈之間有順序性的關係嗎?圈圈裡有些是其他學科,有些讓我感覺是包含在圖資學裡面的,如果能表達一下分層的關係感覺會更好。

coca liu 提到...

其實我覺得用圓圈來表示的方法也很好,只是有些東西可以運用一下,像是圓形的大小可以表現學科範圍的寬窄(大小),像是"科技"感覺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或是用來顯示在圖資學領域中的比重(ex.人事管理可能會比較小)‧另外,也可以用圓圈的上下位置來表示從屬(包含)的關係。當然,其他還有像是顏色、重疊部分的多寡......等等可以運用。這是我的一點意見。^^

Jay 提到...

對第一個圖的感想:
言簡意賅,但如再詳加敘述「圖書資訊學」包含什麼會更好!

對第二個圖的感想:
從圓圈看不出各領域之間的關係,似乎加以分類(如顏色、大小等)會比較妥當,畢竟各領域的範圍及交互深淺有所不同

以上兩點小意見

NTNU GLIS 696150035 提到...

不要再看第二張圖了
我只想表達第一張而已

Unknown 提到...

實在是很有風格的圖XD感覺重新省思了圖書資訊學的立足點,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自己是知識的保存者,但不可否認圖書資訊學也只是知識的一部份,這的確是一張概念圖,但是也太簡略了啦~可不可以稍微說明一下"其他學科"和"工具"的內容,不然想像空間也太大了吧XD

NTNU GLIS 696150035 提到...

其他學科就是大家想得到的應用都有
就如內文所說 真要寫是寫不完
管理學 建築 資工 演算法 心理學 一堆
工具就是、電腦、手機啊、PDA之類的
服務就24h使用、文獻傳遞到府、線上隨選啊

匿名 提到...

tzu chun

還蠻喜歡這種簡單的呈現方法耶~~很清楚說
看了一下文字的解釋~~
知識、圖書資訊學、其他學科基本上是"包含"的概念(如果沒有解讀錯)
但工具服務和使用者這兩塊卻似乎不是這樣包含的概念
這個圖算是同心圓概念嗎@@?
或許是我的理解方式有問題吧~請見諒
(最後還是要說~這張圖精簡得很GJ!!)

NTNU GLIS 696150035 提到...

請問GJ是啥啊

匿名 提到...

GJ就是船說中的good job是也Orz

Winnie 提到...

噗噗,你新的圖不錯啊,更簡潔有力了,跟你的個性還真像

匿名 提到...

1.第一張圖的呈現方式與眾不同,輔以文字說明後讓人清楚了解范文心目中的圖資服務理念。不過最上層的「知識」如果是想要表達圖資“帶什麼”給「使用者」的話,可能改成「資訊」會更貼切。

2.第二張圖就感覺有點難理解(為何教育學與圖資學的關係更近於圖資學與參考服務呢?)

曹小維 提到...

這兩張圖,的確很簡單明確,若要拿來上台演說,真的非常的不錯。但若拿來用報告,可能會有太多想像的空間唷!
因為每個人認知與看到的感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但還是蠻推,圖很酷炫!但還是要給予建議

1.第一張,如所說每個圈圈碰到就有關連;但也如你說的,也不就是把每個學科、議題放上來看誰是中心點罷了
本來就沒有學科能全部涵蓋其他學科。也因此這樣說,其實應該每個圈圈都應該要碰到才對呀。因為其實每個核心其實都會有相互的關係。一個例子,科技跟技術服務也有關係呀,科技也跟資訊組織有關係。應該也要觸碰在一起。

2.第二張,這圖,加上註解所提的應用,我覺得真的不錯,我也認同各學科無法誰包含誰,就如圖書資訊學,也不外乎就是圖書館學應用了資訊科學,只是互相的應用與搭配。還蠻認同的。只是這圖的呈現方式可能會讓人誤解,各層面誰包含誰的意思噎!呈現方式可能會誤導,畢竟若是應用非包含可能不要用圓的方式呈現會比較好唷!

小小的建議。

匿名 提到...

對於這張圖有個小問題,除了核心是使用者以外,其他的排列順序是?

ONK 提到...

在新圖之中
圖書館員已經躍升為新世界的神
才是真理

匿名 提到...

1.這張圖非常的簡潔有力。
2.說明文字中「最終目的也只是讓人更方便去接觸、取用知識」點出圖的中心概念,前面那一段很長的說明看起來有點累^^||||
3.同學講的也很有道理,這張圖想像的空間很大。知識的所有傳播管道都是圖書資訊學的範圍嗎?但現實世界中還有一段距離要努力。

匿名 提到...

不是連連看的圖看起來真舒服!
概念很棒的樣子
只可惜說明我看不太懂XD(有些饒舌)
愈接近使用者是否知識的範圍愈來愈小?
還是這是愈來愈濃縮精煉的意思?
(還是我誤會了根本就沒有這層意思?)

Yvonne/june 提到...

嗯,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圖!
但是,感覺上用同心圓的概念來呈現可能會容易讓人感覺是"包含",而不是"相關"的意念。
另外,我還是覺得該把"其他學科"在圖中呈現得再清楚一點,至少要能和"知識"有所區別....
一點小意見啦!

Unknown 提到...

很喜歡你的第一張圖~簡潔有力
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哈哈
第二張圖的對我來說有點複雜,不知道怎麼去解釋圈圈之間的關係輕重?

anonymous 提到...

 
好特別的立體圖,
使用者在巨大的圓塔上往下鳥瞰,
經由工具學習學科知識,
並以圖書資訊學整理的知識為基礎而立於天地。
 
雖然圖中只有一個高塔,
但仍有圖書資訊學與知識是所有學科基石的圖外之意。
 
由接觸面積來表示關聯性的圖也很有趣,不會空廢。:)
 

匿名 提到...

解釋中提到知識到使用者的關係,可是就我的認知會認為是以使用者為核心~剛好跟你的解釋顛倒,可能是我有點看太懂你的解釋....

比較好奇的是,圖的知識是指哪方面的知識?另外對於其他學科,是指跨領域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