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6/25 知識管理

學長分享了KM管理的成功案例

KM專案的目標
1.創造知識倉儲 ex 資料庫
2.增進知識的取用 ex 專家網絡
3.提升知識環境 ex 文化
4.管理知識如同管理資產 ex 知識盤點

我認為第三點算是滿重要的
可以發揮槓桿效應
文化是一個企業、機構的重心點
因為文化是人創造、培養出來的
也就是說一個機構的文化就代表了一群人的集體行為、思想
不只應用在KM管理上,
同樣的在其他部分也能有一個良好的管理效益
就如同盧同學提到

易親近知識的文化,需與現存文化相符合,文化對知識需有一個正面方向(如:鼓勵學習)
發現新的激勵以增加知識分享參與是一大挑戰,鼓勵有效的行為必須是長期的,並搭配普遍的評價與補償制度
高階管理者的支持也很重要(無法提供資金與資源)
人類的複雜因素勝過KM專案的難度,好的組織氣氛能說服人創造、展現、分享與使用知識

其餘的同學也分享了對於所上、其他公司的Ba
大部分都跟自己的想法接近
除了練習型場域之外
其他都需要兩個人以上才能成為一個Ba
也可以看出
空間的配置的確影響了人的行為
但人的行為卻是交互影響了一切
包括空間的類型、目的、團體的行為

6/19 知識管理

今天聘請到世新大學的阮教授來演講 知識服務與專利分析

對於專利分析我是屬域沒有接觸過的領域,聽的算是似懂非懂
但知識服務這個疑問也在我心中很久了
上個星期孟教授提到了知識是儲存於人腦中,要怎麼管
有形還是無形都令人捉模不定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知識在進入一個人腦中,改變了行為、想法之前都還是資訊的階段
我的疑問也突然明朗化了
那知識服務到底是在提供甚麼?
既然沒有人接收,那為何能稱為知識服務
那僅僅是加值過的資訊啊
但經過老師的講解
讓我茅塞頓開
原來所謂的服務,就是針對人提供所需要的資訊
似乎像圖書館五律中的:每一本書皆有其讀者
每種資訊都會有人需要的,對他們來說這就是知識
所以,我認為籠統的服務定義是一對多的
但在知識服務中我認為是一對一的
因為唯有有需求、能消化、確定這是知識的人,才會將之看為知識服務
否則對我來說,僅僅可能是資訊服務而已
這樣看來,圖書館也可以改名為知識館或知識中心了
圖書館也是提供服務,但較偏向一整個建築、館藏的性質來命名
不過,我高中的圖書館卻是取名為媒體中心
似乎可看出校方對於圖書館不僅僅定位在圖書、紙本
裡面也提供了非常多的載體、資源能夠給學生更多的資訊
那到底圖書館能否以知識館來命名呢?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6/11 知識管理

今天是大陸的孟教授來台訪問
順道來了所上演講
依照政大同學那邊的訊息
得知孟教授真的很有教授的風範
今天過後
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孟教授閒話家常後則開始進入主題
大陸未來的圖書資訊學教育
開始分析了各種博士點、碩士點的分佈狀況、情報學
以及各階層重視的程度
相比之下
如果把大陸人口依照比例縮小至台灣的數量
其師資/學生似乎還是遠高於台灣
這點不知道是圖資學式微了,還是台灣的社會、學術M型化了??
可賺$$的就爆滿?? 有點可惜。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孟教授一直提倡把整塊圖資學與檔案學、博物館學
合併為資訊資源管理
身為一個教授,我真的很佩服他,能夠把自己投入數十年的成果
甘願下放,而將整塊資訊流提升為一級學科
這也是我在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文章、課本所得到的訊息
圖資圖資,念了四年,撇除掉圖書館業務,我們還剩下甚麼!?
是不是就是最寶貴的資訊呢?
一手、二手、三手資料,我們都有可能是最快得到的人員,
也是業界能以最好最快的方式分類整理加值的人
而圖書館只是一個儲存、傳播的管道,相同於博物館、檔案館
如果今天那些建築物只是"建築物"
我們在做的事情,本質依然不變,只是呈現方式依照機構的設置目的有所不同罷了
推廣圖書館可能是圖書館員的第一目標,
但對於圖資人,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5/28 知識管理

知識的產生是在特定的空間與時間下產生的
知識的創造必須透過外顯和內隱的交流互動而產生
知識創新的三個流程:SCEI, Ba(知識創造場域), knowledge assets(知識資產),最外圍包著一層Leadership


四種Ba的類型
創造型 Originating Ba (S):非正式(普遍認知的)場所?舒適
對話型 Dialoguing Ba (E):在一個團體裡的彼此對話
練習型 Exercising Ba (I):任何地方都可作為練習型場所,因為內化的過程應該是在自身的意識裡進行著,空間只是一個催化劑
系統型 Systemising Ba (C):用IT建立在虛擬場域,交換並結合知識

知識資產 knowledge assets
系統知識資產 Systemic knowledge assets:外顯知識的包裝,如技術規格書
概念性知識資產Conceptual knowledge assets:圖像、記號或語言的外顯知識,以顧客和員工來建立概念的基礎
例行性知識資產 Routine knowledge assets:例行性工作體驗的內隱知識,可實施性高
系統知識資產 Systemic knowledge assets:外顯知識的包裝,如技術規格書

以師大圖資所為例子的Ba
其實真的就如同四種類型一樣,算是區別清楚
多少還是有其重疊,但很明顯可以讓人知道該場域適合用來做甚麼或加強甚麼

我看到的資料,以工程師為例子,要將知識外顯
通常是撰寫工作說明書或詳細的註解
內隱化,以我自己為例子則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在思考同一件事情
直到他成為"知識"為止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5/14 知識管理

今天講的是有關於知識管理目前進行中的狀況
講了很多現象
與業界中認為應該做的 正在執行中的專案
說了很多
理想與現實中剛好是相反的
以人為本
但卻以技術為優先

作者也提到了
"應該做"的項目不是一定要被"執行",而是說這些項目應該更被主管重視的
而是將這些項目帶入各種以技術為本專案的基礎中

最後,作者提到了

能以技術解決的問題,那就無關知識

這看起來很模糊
但我舉2個例子給看官們
Ex.1:
科學家定義了解碼DNA的方法,隨後將種種公式、演算法設計出一個程式交由電腦計算
隨後計算出來的結果讓科學家大為吃驚,帶來更多的應用
但請想想,這到底是科技呈現出知識給科學家,還是科學家將方法告訴科技呢??
實際上是這樣的:就算沒有電腦,科學家也只是晚個好幾百年得到計算結果而已,
知識的發現也只是晚了好幾百年,所以科技只是協助人類提早獲得結果,
並不是由科技發現知識,因為,一切計算過程的方法都是人類輸入電腦的。

Ex.2:
數學家要計算2^32、2^64~128
於是將此算式套入軟體中在幾秒之內獲得答案,更新了此人的知識,
但試想,這個結果就算沒有電腦,能得到嗎?
可以的,只是多幾個小時而已
也就是說,電腦還是只是協助數學家提早獲得結果。

如此而已,電腦本身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電腦不會自行製造電腦的
科技的一切都是人類創造思考的。

對於知識管理一詞的定位,的確如同老師所說的
看越多相關文章會越被模糊不清
到底是一個動詞?還是名詞
是工具?還是手段?
我也分辨不清了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4/30 知識管理

組織的學習文化

要有共同的目標
表面知識(superficial knowledge) know how → 深入了解(deep understanding) know why
如何被執行→為何會發生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
企業必須回顧並有系統地評估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記錄所學的教訓,並開放給所有員工
案例:Lesson Learned的機制
有用的失敗 v.s. 無用的成功

Learning from others

a. Benchmarking (標竿學習)
一種持續將公司的產品、服務、作業,與最強的競爭者或被認為是領導公司相交比較的過程
向外看看所處的環境而獲得新觀點
Milliken:Steal Ideas Shamelessly

b. Three Steps
Management of Benchmarking
Strategical of Benchmarking
Operational of Benchmarking
(三種全做才有辦法成功)

顧客是最了解他們自己需求的專家,經理人必須觀察顧客的行為 (因為顧客會不知如何描述自身的需求) ex: digital equipment, contextual inquiry
只有在願意接受新事物的環境下才可能學習,要敞開心胸面對批評和壞消息,並培養開放專心傾聽的技巧


今天所做的問卷
關於所上是不是一個具有學習特質的組織
我認為
還做得不夠好
學習風氣是不錯的
大家常常能彼此交換心得
發現不一樣的事情
並且,我們是在適當壓力下的學習
這個壓力曲線剛好落在適當的點
能夠讓我們還有餘裕交換所知
老師雖然常常不在
但只要在所上,就能不厭其煩的指導我們


但空間可能是個最大的問題
造成學生不會長時間聚集在這裡


最後很多學習文件所提到的獎勵制度是個增進學習的方法
一味的獎勵只是個消極的做法

實際上應該要激勵出人的好勝心
才能有更多的增值空間
唯有人本身的好勝心才是一個最大的行為動機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4/28 台大 演講

因為不克出席
想了一些問題
應該都很粗淺
英文也怪怪的
請好心的同學幫我發問吧
感謝

演講內容摘要如下: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mportanc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solve complex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promote variou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agendas, such as democra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on. Increasingly, public and private research funding agencies require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and inter-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Scientific collaboratories, allowing scientists both known and unknown to each other to interact and share tools, data, and other artifacts, have emerged as one new way of conducting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cross geographic distances. In this talk, I present examples of collaboratories that I and my colleagues established, and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that emerged in the collaboratories.




合作模式是如何建立的?
是先建立好溝通管道,然後雙方做一樣的事,直到有問題或成果產生時向對方協助或分享
是一開始就分工好所負責的部分,然後各自獨立完成?

How to build collaboration model?
Is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n the two sides do the same thing, until there are problems or results to help each other or sharing
Is division of labor in charge of the section in the beginning and then complete their own independent?

跨科際合作之間,遠距離是否比集中在一起來的好?
往往有很多公司成立專案小組時,總喜歡招集世界各地分公司的精英聚集到某一個據點進行開發
Is the long-distance better than together, i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any companies are often set up a team for some projects, request the scientists gather from the world.

協同合作的研究只針對人與人?
是否可能是機器與機器或是機器與人? 類似分散式協同運算
Doe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ly applies to people?
Whether to extend the machinery and machine or machines with the people?
It's simila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在參予的人員中的位階是主從或是平等的較好?
Which one is better that staff relations in collaborative, in the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or equal relations ?


既然是合作,那遠距離的合作只是單純的意見交流、文件分享嗎?
有無類似遠端操作的方式? 如果有,為何還需要合作?
Was there only purely long-distance exchange of views or file-sharing in collaboration ?
Whether similar remote operation of the way? If so, why the need to cooperate?